Bhutan National Flag不丹是一个内陆小国,位于喜玛拉雅山东部,被两个世界人口大国夹在中间。在它的南面是印度,在它的北部则是中国。它也是一个佛教王国,约有70万人口。不丹拥有原始质朴的自然环境、保存良好的传统。它最早提出国民幸福指数,被视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。

重要数据和信息

首都 廷布
语言 官方语言是宗卡语;英语也被广泛使用
宗教 大乘佛教
市区 UTC+6
国际电话国家号 +975
货币 不丹努扎姆 (1 不丹努扎姆 = 1 印度卢比)
用电 230 V, 50 Hz
插座 D / F / G 型
人口 70多万
国土面积 38,394平方公里
绿地比利 72%
海拔高度 从 98 m 到 7570 m
行政区数目 20
国庆日 12月17日
国家代表运动项目 射箭
国家代表动物 羚牛
国鸟 乌鸦
国花 蓝罂粟
国树 喜马拉雅柏

历史

考古活动发现该地区存在着早期石器,因而判断不丹早在2000年前便有人类居住。

起初,该地区盛行苯教,后来形成如今的不丹。佛教于七世纪由西藏王松赞干布传入,后来莲花生大师来到此地将佛教发扬光大。莲花生是一位佛教大师,是公认的第二位佛陀。

夏宗•阿旺朗杰(Zhabdrung Ngawang Namgyel)于17世纪首度统一不丹。从西藏来到不丹后,他便巩固权力,三次打败西藏人入侵并建立综合的法律管治制度。他去世后,该管治制度被破坏,不同地方的统治者之间爆发争斗甚至战争。乌颜·旺楚克(Trongsa Poenlop Ugyen Wangchuck)在通萨掌握权力之前,这种纷争此伏彼起。在人民的支持下,他于1907年自立为不丹首位世袭国王,建立旺楚克王朝。他也因而成为首位龙国王,统治延续至今。

2008年,不丹颁布宪法并引入民主制度,从而更好地保护国民的权利。同年11月下旬,目前在位的第五位龙国王吉格梅·凯萨尔·纳姆耶尔·旺楚克获得加冕成为新国王。

国民幸福指数

国民幸福指数(GNH)一词由不丹的第四位国王吉格梅·辛格·旺楚克于1972年首创。在其父亲吉格梅·多尔吉·旺楚克国王去世后不久,他便带领不丹走上开放之路,进入现代化阶段。他用这个词汇表明不丹要建立一个与众不同的经济制度,适应自身的独特文化,而该文化基于佛教精神与价值观。国民幸福指数明确地指出:除了国民生产总值之外,还有众多类型的发展模式。国民幸福指数这一概念将个人置于所有发展努力的中心,认为人们不仅拥有物质需求,更拥有精神与感情方面的追求,它强调精神与感情的需求不能也不应该只被界定为物质范畴。

国民幸福指数拥有四个主要内容:

1. 公平与平等的社会经济发展;
2. 文化与精神遗产的保护与促进;
3. 环境保护;
4. 互相交织、互为补充和始终一致的有效管治。

这些主要内容显示国家与地方的价值观、审美观和精神传统。国民幸福指数如今获得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的接受。

地理

不丹属于内陆国家,大约有300公里长与150公里宽,总面积38,394平方公里。它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坡,处于北纬26° 30’与东经88° 45’和92° 25’之间。不丹被北部和西部山脉所环绕,北部与西藏接壤,南部与印度的阿萨姆邦和西孟加拉邦交界。它位于喜玛拉雅山脉的中央,实际上整个国家都属于山地,位于与西藏接壤的岗卡彭森(Gangkhar Puensum)峰的海拨98米至7,570米地带。不丹可分成三个主要地理区域:北部的高喜玛拉雅、中部的丘陵和山谷以及南部的山麓和平原。

人民

不丹人主要由三个民族构成:沙尔乔普人,它们是居住在不丹东部的土著人;噶隆人,大部分居住在不丹西部,是自九世纪起藏族移民的后裔;以及洛沙姆帕人,它们在19世纪晚期在不丹南部迁入,属于操尼泊尔语言的民族。不丹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稀少的国家之一,79%的人居住在农村地区。北部与东部的不丹人主要信奉佛教,南部人则属于印度教徒。

语言

不丹的国家语言是宗卡语。表面上,宗卡语指在不丹所有地区的僧院和行政中心使用的语言,但实际上这种语言主要是不丹西部的人民使用。除此之外,不丹人还使用两种主要语言:一种是Sharchokpa语,在不丹东部和尼泊尔使用;另一种是尼泊尔语,在不丹南部使用。不丹还有多达19种方言保留下来,散布在众多村落和山谷的百姓中间。这些地方被崇山峻岭阻隔,与邻国隔山相望。

佛教

不丹是世界上唯一以密宗形式将大乘佛教立为国教的国家,主要流派是由国家资助的竹巴噶举派(Drukpa Kagyupa)和宁玛派(Nyingmapa)。

佛教最先由印度密宗莲花生大师(Guru Padmasambhava)于八世纪传入不丹,此前当地人信奉苯教(Bonism),这种宗教崇拜所有自然的事物。在不丹国内某些偏僻乡村,甚至今日仍可找到这种宗教的余韵。随着莲花生大师的到来,佛教开始在不丹牢牢地扎下根来,最终令佛教的宁玛派(Nyingmapa)(发生于古老或更为远古的时期)传播开来。

来自西藏拉浪寺(Ralung)的帕久·止贡西博(Phajo Drugom Zhigp)在引入另一个佛教流派——竹巴噶举派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1222年,他来到不丹:这是不丹佛教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,也是一个重要里程碑。他在此创立了佛教的竹巴噶举派,此后成为不丹的国教,他的儿子和后人不遗余力地将该流派推广到不丹其他西部地区。

到此为止,推广该教派贡献最大者非夏宗•阿旺朗杰(Zhabdrung Ngawang Namgyal)莫属。他于1616年从西藏来到此地,成为不丹历史上另一个里程碑事件。他带来数个不同的佛教流派,这些流派曾在其位于不丹西部的辖区内得到发展。最后,他将不丹统一为完整的民族国家,并赋予它独特的国家认同。

今天,不丹人信奉的佛教充满生机,几乎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在仪式上敲响钟声、锣声,人们绕着寺庙和舍利塔巡行,经幡迎风招展,身穿红袍的僧人举办庄严的仪式——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佛教在不丹人生活中的重要性。

经济

农业和饲养业是不丹经济的支柱产业,对其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为45%。在不丹的农村地区,约89%的人口仍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;约62%的妇女从事农业生产并做出重大贡献;耕地大多数分布在山坡上狭窄的梯田中;林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5%;工业与矿业则为10%。

不丹拥有30,000 MW的水力资源,电力属于不丹最大的出口产品,主要供应印度各邦。

农业

类似城堡风格的僧院是不丹最佳的典范建筑,也是各地区的行政中心。它们拥有缓和的锥形墙壁、经典的线条、宽敞的大庭院和漂亮的走廊,内设大型僧院,一般修建于居高临下的山顶和河流交汇处。不丹最常见的建筑景观是圣骨冢和舍利塔,它们属于小神殿,用来存放圣者遗骸。

工艺品

工艺品反映了这个喜马拉雅王国的独特精神与禀赋。国家手工艺学院(Zorig Chosum)或不丹的十三门艺术迄今保存完好,涵盖木工、锻造、纺织、雕刻和众多其他科目。不丹拥有两个国家手工艺学院,为学生们教授传统工艺技术:一间位于首都廷布,另一间位于不丹东部的塔希央奇宗。尽管其旅游市场规模较小,不丹的工艺艺术仍得到持续繁荣发展,这主要归功于政府支持及其对文化传统的保护。

饮食

传统上,不丹食物总是以红色与绿色的辣椒为主要调味料,有时用干辣椒,有时用新鲜采摘的辣椒。大部分不丹人都喜爱吃辣菜。不丹国菜辣椒奶酪(ema datsi)就是将辣椒放在奶酪中煮制而成。不丹人的主食是红米、荞麦、小麦和玉米。尽管该国也出产大量精白米,但不丹人仍喜爱当地出产的红米。不丹最受欢迎的零食是gesasip,将玉米晒干并打碎后制作而成。Zow是经煮熟然后晒干的米饭,有时加入食糖和牛油食用。肉类包括猪肉、牛肉、鸡肉和牦牛肉。不丹人经常饮用sud-ja,这种饮料用茶加上盐和牛油制成,与茶相比,它喝起来更像汤。糖茶(Sugar tea)也称作“印式甜奶茶”(ngad-ja)。除了星期二(即“无酒日”)外,人们在酒吧中可轻易找到酒精类饮品,但不丹法律规定18岁以上人士才可饮用酒精类饮品。当地有一种著名的米酒叫“阿那(ara)”。

和我们一起设计让您终身难忘的旅程

我们随时准备为您服务

联系我们